最近贴吧一条《巅峰Uzi和Bang抛开荣誉谁更强》直接炸出两大流派——**"奖杯论"和"操作怪"**两派人马互相骑脸输出。作为一个从S3看到现在的老油子,我掏出了硬盘里的108G比赛录像,今儿就带大伙掰开数据、回忆名场面,讲点大实话!
一、“S冠压一切”?Bang的逆天不是奖杯而是稳得离谱!
有人一开口就是“Bang双冠+SKT履历吊打Uzi”,这确实没法反驳,但咱得说清楚:Bang这人的恐怖不在冠军数,而是“人塔合一”的终极稳!老玩家都记得S6世界赛,SKT打Rox那场世纪对决,Bang用EZ在中路河道上演了教科书级“打带跑”——边躲寒冰大招边输出,对面四人愣是碰不到他一根毛,最后一波团战伤害拉满直接翻盘。
这时候有人要杠:“Bang不就是靠Faker光环吗?”但数据不会骗人:S6-S7赛季,Bang的分均输出和伤害转化率长期霸占LCK前三,经济占比中游却能打输出位第一,说白了他就是“用最少钱干最多活”的终极打工人。反观Uzi,S8巅峰期分均伤害比Bang高出10%,但经济占比也高出一截,这就好比库里和杜兰特——一个专打极限输出,一个要全队倾斜资源。
二、“VN秀穿三路”?Uzi的操作狂想曲真没尬吹!
说到极限操作,Uzi绝对有资格坐“对线天花板”的椅子。举个老粉DNA狂跳的例子:S7夏决打EDG,Uzi卡莉斯塔二级越兵线单杀Zet小炮,直接骑脸打出“一血+双招”——这种凶到骨子里的压制力,整个LOL历史都找不出三个AD敢这么玩。更别说S8 MSI打KZ那一战,卡莎肉身开团秒Pray,直接把解说喊破音的“He's still alive!”刻进电竞史册。
但问题来了:Uzi这种“刀尖舔血”式打法,是把双刃剑。贴吧老哥翻旧账的“红温吃手”梗,本质就是资源过度倾斜导致心态失衡的产物。对比Bang在S7决赛被SSG三ban下路后,掏出烬硬是打出了32%团队输出的“工具人救世”名场面,两人的战术适应性高下立判——用足球圈的话说,Uzi是梅西式核心,Bang是莫德里奇式万金油。
三、圈内人锐评真相:Faker一句话让孝子黑粉集体沉默
选手评价才是最狠的刀!最近Faker在名人堂祝福视频里那句“Uzi是传奇”让黑粉破防,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原话后面还有半句:“和Bang打比赛时我必须全神贯注,因为任何小失误都会被他转化为团队优势。”这波啊,李哥属实端水大师,但讲出了核心——Bang是“把队伍抬到上限”的拼图,Uzi是“突破队伍上限”的核弹头。
再看同行反应:Imp直播说过“Uzi线上比我狠,但Bang的防Gank意识是我偷师对象”。现任T1教练Kkoma更是在复盘纪录片里提到:“2017年我们针对Uzi做了11套BP预案,但对Bang只需要调整中野节奏。”翻译成人话:打RNG必须死掐下路,打SKT得按住Faker—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Bang总被低估,毕竟SKT的战术重心从来不在下路。
四、版本与时代的暴击:你强任你强,补丁教做人!
现在吵得凶的小年轻怕是忘了AD生态的变化。Bang的巅峰期(S5-S7)是香炉怪和工具人AD的天下,大嘴、烬、艾希这些英雄吃的是走位和团战嗅觉;而Uzi的封神赛季(S8)恰逢AD Carry版本,卡莎、霞这类能秀操作的英雄崛起,这就好比乔丹和库里的时代差异——关公战秦琼根本没意义!
更残酷的现实是:Bang的职业生涯没有经历“AD废物”版本,而Uzi从S10开始遭遇“卡莎一削原地退役”的悲剧,这俩人的命运曲线根本不在同一个坐标系。硬要比较的话,相当于拿巅峰科比和退役前的乔丹比数据——既不科学,也不厚道。
五、笔者的暴论:他俩本就不该放一起比!
最后说点得罪人的话:Bang和Uzi根本是两种AD的极致形态,一个追求“零失误”的团队机器,一个信奉“高风险高回报”的个人英雄主义。真要类比,Bang是马刺队的邓肯——稳定贡献、托底能力强;Uzi是湖人OK时期的科比——刀尖起舞、破局能力无解。
但电竞比NBA更残酷:冠军就是一切。所以当Uzi进入名人堂时,海外论坛热评第一是“他让AD位置有了摇滚巨星”,而Bang的维基百科词条永远挂着“历史最佳AD候选”。这俩人的恩怨早就该停在“欣赏差异”层面,非得分个高低?借用Deft的话:“在飞机上吃到的泡面最香,但米其林三星也是美味啊!”
最可靠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