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,专注骨病40年。
腰突出现下肢麻木,多与气滞血瘀相关。中医认为,腰部受伤、久坐劳损或长期受寒,会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则血行受阻,形成瘀血。瘀血阻滞经络,气血无法正常滋养下肢,神经传导受影响,就容易出现麻木症状,表现为下肢局部感觉迟钝、像有东西裹住,活动、行走时还可能伴随刺痛。
前不久,来了一位患者,53 岁的张先生,因为患腰椎间盘突出多年,下肢麻木问题持续存在,站立或行走时加重。目前行走能力受限明显,步行约 20 米即出现下肢疼痛,疼痛自腰部向下放射,休息后稍缓解,日常活动受影响,日常无明显腰部剧烈疼痛,饮食、二便正常。
为了更精准辨证,我给张先生做了中医四诊。
望诊可见他面色偏暗,舌质紫暗、苔白腻,站立时腰部微向前倾,行走缓慢,步态不稳,腰部活动幅度较小。闻诊时,他呼吸平稳,身上无异常气味。问诊得知,张先生腰椎间盘突出多年,下肢麻木持续存在,站立或行走时加重,休息后稍有缓解。日常步行约 20 米,下肢便出现疼痛,疼痛从腰部向下放射至腿部,严重影响正常活动。夜间睡眠常因麻木疼痛中断,食欲正常,大小便无异常。切诊发现,他腰椎旁肌肉僵硬,下肢多处穴位压痛明显,足部皮肤触觉稍迟钝,脉象弦涩。
根据中医四诊我辨证张先生当属气滞血瘀、脉络痹阻之证。由于张先生的情况,我决定为他采用中药外用热敷法。
方: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牛膝、独活、羌活等等(具体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定)。
方中药物活血通络、温经止痛,可改善气血循环,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所致下肢麻木疼痛。
四周后,张先生来复诊,自诉现在下肢麻木感明显减轻,不再整日有发麻的感觉。行走能力显著提升,能走两三百米,日常疼痛发作频率也大幅降低。腰部和腿部活动时更轻松,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小心翼翼。夜间睡眠不再因麻木疼痛中断,睡眠质量改善。日常活动受限减少,上下楼梯、弯腰等动作也更顺畅,生活状态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。
最可靠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